石板米概述
享誉中华的“石板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镜泊湖周围,“石板米”因其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而得名。石板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举世无双,完全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岩浆流淌凝固而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由唐代以来,至宋、元、明、清,石板米始终是历朝贡米,为皇室所享用。解放后,石板米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米。石板米进入市场以来,作为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绿色食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历史渊源
渤海镇位于国家级名胜旅游区——镜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渤海风情园的旅游金三角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誉。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镇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当时渤海国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品之中,就有“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的描述,其中的“卢城之稻”指的就是石板米,历史上石板米名声之盛,由此可见。
生长环境
“宁古”石板米好吃,是因为所处的地理条件特殊。这一带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由于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出的岩浆凝结成的熔岩台地,其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公里。经过年久的风化浸蚀作用,千洞万孔的玄武岩上,积聚了一层一尺来厚的腐殖土,土质松软、肥沃,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水质纯净、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水源极为充足,最适宜种水稻。
由于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在夜晚又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出了2—3摄氏度左右;多孔的玄武岩,渗水、透气作用良好,但却不漏水、排水迅速,便于通风和晒田,这些条件都能促进水稻的扬花、灌浆和早熟。石板米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水份、空气这三要素都优于其它稻田。这独特的石板地,便是石板米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的奥秘。诸多条件的珠联璧合,使石板米具备了举世无双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营养品质
“石板米”是绿色天然保健大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质重如砂。煮粥浆汁如乳(胶原蛋白含量高),蒸饭油亮溢香(维生素E含量高)。饭味清香适口,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全程跟踪检验,石板米中Vb1的含量为每公斤1.4毫克,而普通米仅为0.22毫克,Vb2含量为0.5毫克,普通米为0.06毫克,Vb6含量为17.3毫克,普通米为1.5毫克。并且蛋白质含量适当,为7.26%(普米为6.8%),这个含量既保持了石板米的营养价值,同时又不影响石板米的食味品质。由于产地昼夜温差大,因此石板米所含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低(16.47%),这种类型的大米焖制出的米饭柔而不粘,质地适中,口感鲜美,并且冷却后不回生。
“石板米”内含极为丰富的微量元素,经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农产部检测,在石板米中钙、铁、铜、镁、钾、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极为丰富,其中钙含量每公斤石板米高达220毫克,为普通大米的3—6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普通大米,在石板米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含量达6.9%,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中,石板米就含有7种。石板米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中国放心食品”等信誉称号,堪称“中华第一米”、“中国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