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土豆  台湾  葡萄  贵州  白菜  供应  菠菜  南京  江苏  甘肃 

抑制粮价上涨须觅治本之策

   日期:2008-04-24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114    评论:0    
核心提示:  一个潜在的隐患是,目前政府稳定粮价的手段,主要是靠对价格进行直接管制。  “国内粮价上涨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农业部官员

  一个潜在的隐患是,目前政府稳定粮价的手段,主要是靠对价格进行直接管制。
  “国内粮价上涨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农业部官员的这个新判断无疑会让许多国人感到心惊肉跳(4月23日《江南时报》)。

  自去年以来,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稳定粮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个潜在的隐患是,目前政府稳定粮价的手段,主要是靠对价格进行直接管制,由于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粮食供给不足问题,反而有可能使供给不足变得更加严重,最后甚至造成粮价的报复性暴涨,所以这远非稳定粮价的治本之策。

  在我看来,稳定粮价的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并长期保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要提高并保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首先就应该通过有效的粮食保护价政策,确保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逐步提高。但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李昌平却发现,目前的粮食保护价政策简直是在蓄意捉弄农民:比如政府每年都会在春耕时节抛售存粮,压低粮价(尽管国际粮价正在大幅上涨),然后再推出比上年稍高的保护价,以“钓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到了秋收,由于政府事先规定了“保护价”,因此即便国际市场上的同期粮食价格在大幅上涨,也对国内的粮食收购价格不构成影响。待政府和粮商将农民手中的粮食基本收购完毕后,粮食及其加工品又会涨价一段时间,直至下年的春耕时节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其实,只须一个回合,农民就能洞悉其中的“猫腻”,他们虽然无力和政府博弈,但可以选择退出游戏,农业部官员在调查时就发现,东北、华北的许多农民,已经将耕地从种植粮食作物转为种植油料作物,而南方一些水稻高产区也已经出现了双季稻改单季稻的情况。实际上,粮价上涨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政府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为政贵在一个“诚”字,政府现在应该改弦易辙,取信于民,使“保护价”能够真的保护种粮农民。

  从长远和根本上来看,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的粮食安全要得到根本解决,既无法依赖国际市场,也不能建立在城市发达农村凋敝的基础上,而只能通过建设新农村,使农村和城市共同繁荣的道路来解决。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招商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07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