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土豆  台湾  葡萄  贵州  白菜  供应  菠菜  南京  江苏  甘肃 

透过小麦看粮食市场关注焦点

   日期:2008-04-08     作者:农业市场网    浏览:176    评论:0    
核心提示:  近期,国内粮食市场有三件大事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一是在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

  近期,国内粮食市场有三件大事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一是在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国际大米价格创出20年新高,香港出现囤积大米的传闻。三是“两会”时期袁隆平称“至少有两个地方的粮库是空的”。

  作为国内大宗粮食类唯一的期货品种,小麦显然是这一系列事件的直接载体。2007年农产品大幅上涨的余温仍在,2008年伊始,冻灾以及春旱的出现加重了粮食涨价的预期。不过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粮食包括小麦市场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国家政策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力是极强的。

  从政府的态度来看,粮价不能过低,过低将伤害农民种植积极性;粮价也不能过高,过高将带来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保证粮食安全与防止通货膨胀同样重要。同时保证粮食安全又是保证市场供给、抑制通货膨胀、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的重要保证。

  也正因此,在平衡粮食安全与通货膨胀方面,政府一方面在种植上给予补贴,另一方面通过国储存粮调节市场供给。事实上,开篇提到的三个问题,也无非是关于种植与存量的问题。如何体现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国际市场的大米荒是否会传导到国内?国内存粮到底有多少?国家有多大的调控能力?

  一、补贴与农资成本上升

  我国对小麦生产补贴已实施数年,但今年的幅度显然要大于往年。3月底,温总理指出,今年将在预算安排基础上再增加50亿元良种补贴,并扩大补贴范围。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良种补贴为70.7亿元,此次增加后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良种补贴资金将达到120.7亿元,比2007年投入的良种补贴资金增长80%以上。

  不过补贴并不等同于增加农民收益。有机构的调查指出,仅免农业税、粮食直补和粮农补贴三项就对农民补贴额达到每亩136元。但2007年每亩增收仅39.4元,扣除农资成本升幅每亩约16元,每亩净利润仅增加23.4元,仅占国家补贴额的17%。

  其他部分哪里去了?主要是被农资成本上升所挤压。2007年出现了生产资料价格普涨的情况,除了农药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化肥、种子及农膜和柴油的价格大幅上扬,尤其是复合肥及农膜的价格分别急升了25.7%及21.4%,推高了粮食生产的成本,促使粮价上涨。而这一趋势,在2008年显然没有改变,甚至有越演越烈的可能,部分地区在春播旺季出现了因化肥等农资成本过高,农民观望等待的局面。因此,今年农资成本上升对补贴的挤压作用仍将存在,补贴对于改善粮食种植面积的作用可能要打折扣。

  另一点是关于人力问题,中国的农业生产较为传统,近年来进城务工热已经导致了劳动力大量外流,在当前情况下,打工的收益与务农的收益相比仍然具有优势。不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人民币升值以及新劳动法的实施,或许会对部分中小企业产生冲击,而可能受到冲击最严重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部分企业正好是外来工集中的企业。因此,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否会出现萎缩或者也会对劳动力流向产生影响。不过,在2008年春播季节这种影响还不会显现。

  二、粮库库存几何

  袁隆平提到的问题,关乎国内粮食存量问题。问题提出后,官方的和民间的调查组都进行了积极调研。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粮食存量或许存在地区性差异,南方粮库缺粮和东北农民没有售粮渠道的问题可能是同时存在的。2007年的总体情况看,东北地区大豆减产,但是水稻和玉米增产。在南方粮库空虚的同时,东北农民手中仍然有大量余粮没有销售。造成地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运费的大幅增加引发的运输瓶颈,由于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运费也随之上涨,显然加重了东北原本严峻的运输形势。不过,结合中国粮食市场自给自足的局面看,国际米价上涨传导到国内,并引起国内粮价大幅上涨的概率并不大。

  粮库无粮的问题,更多的是粮食体制改革所带来的遗留问题。对于具体的存量,笔者并无发言权,或许跟踪价格变化以及历次国储粮拍卖情况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招商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07059号